《丰碑》教案

时间:2023-12-27 21:27:12
《丰碑》教案6篇

《丰碑》教案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丰碑》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丰碑》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培养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朗读课文的能力。

3、学习写文章时把重点的内容写详细,把其它内容写简略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及将军的心情变化,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难点:

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视频显示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二)略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质疑,设置悬念:将军最忧虑的是什么?

(三)研读第三至十三自然段。

1、范读,初步感知。

2、品读第七自然段。

视频显示冻死的军需处长,抓住关键词,读悟老战士的品质。

3、读议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读、自悟,体会将军的心情变化。

(2)视频显示配文插图,展开想象,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丰碑的含义。

(四)略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释除悬念,将军此时的忧虑不存在了。

(五).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22、丰碑

军 舍

需 己

处 为

长 人

严峻考验 ? 沉着坚定

《丰碑》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海拔20xx多米的云中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他们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将军在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索来学习一篇课文“丰碑”。(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学生朗读课文

1.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语句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投影本课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

4.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袭击:本课指出其不意的打击。

恶劣:非常不好,很坏。

严峻:严肃、严厉。

覆盖:遮盖。

晶莹:光亮而透明。

冰坨:成堆的冰块。课文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说明天气非常寒冷。

安详:形容人的表情平静,动作从容不迫。

考验: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正确。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四)自学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可能会有这样几个问题:

(1)在整篇文章中,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2)文章开始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或: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3)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五)研究问题

1.自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l)先通过理解第l-2自然段,明确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①先理解什么是“严峻的考验”,然后从环境恶劣、装备差这两方面理解考验的严峻。(抓重点词:a.4个“可能”;b.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②通过理解将军的一句话,体会他的心情。

(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严峻。)

(2)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

a.理解“单薄破旧”的含义。

b.启发学生联系前两自然段谈。(天气冷,装备差。)

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

(3)理解将军的心情。

①结合第8-12自然段,谈谈: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的心情是怎样的?(先概括地说,将军先愤怒了,后又被感动了,再联系有关词句重点理解。主要抓“吼道”、“红着眼睛”、“豹子”、“抖动”等词。)

②感情朗读第8-10自然段。(体会将军愤怒的心清。)

③当将军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呢?

(4)理解描写军需处长死去时的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①再次显示大雪覆盖军需处长的画面,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从哪儿看出来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神态很镇定、安详?

(引导学生结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来谈。)

②再谈谈他为什么会这么镇定和安详?

(5)体会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

①句子对比

a.他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

b.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敬了一个军礼。

②通过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

③感情朗读第11-12自然段。

(6)理解“丰碑”的含义:

①联系第13自然段,再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先理解“丰碑”的意思,再说说为什么是晶莹的丰碑;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

②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

(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a.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和鼓舞;b.充满必胜的信心。)

③理解最后一句话。

(六)总结

是啊,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这支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 ……此处隐藏1828个字……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继续的方法;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神态及将军神态变化的语句,体会将军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激情导入:

路迢迢,寒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于1934年从江西福建出发,1935年到达陕北。历经艰难险阻。翻雪山,过草地,漫漫征途,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发生了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艰难的岁月。一起走进《丰碑》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

感知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自学字词,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2、学生自学,检查交流

3、学生质疑,师板书有共性的问题:

a、将军为什么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b、老战士为什么会被冻死?他死时为什么神态那么镇定、安详?

三、细读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a

2、学生读后体会交流

3、师小结

二、研读领悟:

(一)、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的3—12节,用“——”划出描写老战士神态、穿着的语句,读中探究

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用得好

2、老战士是谁?军需处长是负责管理什么的?他为什么穿得这么单薄、破旧?

3、军需处长明知道自己会被冻死,为什么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出示多媒体课件)()同桌讨论,再交流

4、你认为军需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他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说,师板书:舍己为人)

5、指导朗读第7

节(出示多媒体课件)

《丰碑》教案 篇6

一、平江区校长示范课

1、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十册

2、 授课时间: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3、 授课地点:平江实验学校电教室

二、教学要求:

1、 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2、 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 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课前准备:

1、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2、 小卡片,字幅。

五、教学过程:

(一)

1、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丰碑。《丰碑》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军需处长的: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 大家轻轻读这句话,想一想,提出一个问题。

4、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

1、 打开课本,我们先看课文开头。

2、 同学们注意,开头一段话中除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之外,突出交代了什么情况,用了哪些词语?

(三)课文开头具体描写了天气恶劣的情况,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因此在读书的时候,描写天气恶劣的词语要注意。

1、 行军途中,红军不光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还会遇到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看下一段课文是怎样写的?

2、 这段话中连用了哪一个词语把它圈出来。

3、 “可能”一词连用了四次说明了什么?

4、 面临重重困难,作为部队的首长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能不能”一词表达了什么?

(四)

1、 接着下文写队伍中发生的一件事,请一个同学当警卫员和吕老师一起读下面的几句话。

2、 分角色读。

3、 “将军愣了一下”,“愣”是什么意思?

4、 注意这里是将军神态第一次变化。

5、 当将军快步走到前面,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情景。(插图)

6、 说说你从画中看到的情景。

7、 看课文中怎样具体描写这幅动人情景的。

8、 在这段话中,划出令人感动的词语。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9、 这段话将一位老战士的形象写得十分具体、感人,怎么读好这段话呢?

(1) 教师范读

(2) 指名朗读

(3) 配音朗读

(4)指名背诵

(五)

1、 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被冻死的一幕动人情景后,神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看课文中怎样写的,读一读,划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

2、对将军不同神态的描写文中国共产党有几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些神态描写的?

3、 最后将军庄重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表达了他什么感情?

4、 将军被军需处长一种什么精神感动了?

5、 课文描写将军神态、语言、动作的几段话,写得十分具体,生动,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感情。

(六)

1、“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读到这里,我们想一想,前面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七)

1、 朗读最后一段话:

2、 这段话共三句,哪一句用了反问句式?怎么读?

3、 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

4、 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赞扬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的精神,为了表达这一中心思想,课文详细描写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形象,还通过将军神态变化的具体描写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心情。

(一) 再读读全文,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

(二) 作业:

1、 造句:

湿润——

晶莹——

2、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 概括中心思想。

4、 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板书:

22 丰碑

军需处长

毫不利已

专人利人

《《丰碑》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